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治療糖尿病和其併發症的新希望--「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cholesterol)


越來越多資料顯示引發糖尿病的機制,脫離糖尿病已不再是遙不可即的事。而治療糖尿病更會越來越精準。不在是一味以控制糖尿病和提高胰島素為目標。

人們對高密度脂蛋白(HD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對抗動脈粥樣硬化性,保護心臟病的作用越來越感興趣。研究發現在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雖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在正常值內,發生心臟病(CV-cardiovascular disease) 的風險仍然很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cholesterol)過低顯然是主要主因之一。在第二型糖尿病」的血液中,當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Gtriglycerides-rich lipoproteins)升高時,其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據相對呈現降低。也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在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中,其HDL的功能失調。確實,狂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其合成HDL減少,降低膽固醇運載脂蛋白(apoA1),進而呈現基因ABC-A1ABC-G1的蛋白質降低。這導致了膽固醇逆向運輸」——把脂蛋白」從器官運送回肝臟——(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受損。而且,高密度脂蛋白(尤其是apoA1)的氧化修飾的功能也受損。
最新的概念認為可能是HDL-C的降低,參與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血液中的動脈粥樣硬化顆粒(atherogenic particles)與β細胞(βcells) 內的膽固醇(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濃度增加,導致了胰島細胞分泌功能受損。HDL通過去除這些細胞的膽固醇可能增加胰島素分泌。此外,這些脂蛋白(HDL)可以增加β細胞(胰島細胞-beta cell)的存活率。

以上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提高HDL-C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方向。

文獻參考:
Michael S Kostapanos, Moses S Elisa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and type 2 diabetes: Emerging concepts in their relationship. World J Exp Med 2014 February 20; 4(1): 1-6


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科學家不只想用生物合成的「HDL類納米顆粒」(HDL-like nanoparticles NP)來治療心臟血管疾和糖尿病,更進一步進行對癌症的治療!!!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s - HDL)是天然納米粒子,可攜帶膽固醇,並以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而聞名。然而,由於其獨特的標靶能力,多樣化的分子運載功能以及膽固醇轉運的功能,人們越來越認識到HDL對癌症的發展和進展至關重要。

因此,該研究進行高密度脂蛋白與癌症之間的聯繫之研究,以設計新藥和標靶給藥載體。研究集中於合成仿生(biomimetic)HDL類納米顆粒HDL-like nanoparticles NP),其可以加載各種治療性貨物(例如化學療法,核酸,蛋白質)並且以其標靶特異性,運向癌細胞。除了藥物遞送之外,新的數據顯示,HDL類納米顆粒可能在某些腫瘤類型中具有治療活性,例如B細胞淋巴瘤。總體而言,HDL類納米顆粒正逐漸被認為是癌症的標靶,生物相容和有效療法,並且可能很快成為癌症治療設備中不可缺少的藥劑。


參考文獻:
Kaylin M. McMahon, Linda Foit, Nicholas L. Angeloni, Francis J. Gilesx,  Leo I. Gordony,z, and C. Shad ThaxtonSyntheti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Like Nanoparticles as Cancer Therapy. Cancer Treat Res. 2015 ; 166: 129–150.

吃什麼才可以清除脂肪?或升高HDLs?市面上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嗎?這才是大家關心的!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新療法──合成HDL納米粒子
(作者陳勇國)
過去寫了許多以脂肪為疾病罪魁禍首的文章,許多人開始問道,知道了又怎樣?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麼作?世面上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嗎?吃什麼才可以清除脂肪?或升高HDLs?這才是大家關心的!
心臟病是美國男女死亡的最常見死亡原因。為了更具體克服這個疾病帶來的醫療負擔,是迫切需要更加透徹了解心臟疾病如何發展,進而如何實現新的治療方法。
一個有非常有可能治療心臟病的新療法,就是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或HDLs。HDL是天然存在的「納米」顆粒(10-9),可溶解的「好」膽固醇,用於轉移和運輸人體的脂肪。
HDL膽固醇在攜帶脂肪的功能,被認為是「好的」運輸方向,因為HDL膽固醇
以「反向」運輸方向 - 即「動脈」內發展成斑塊(plaque lesions)的病變脂肪,運輸回到肝臟所在的地方,再排出體外。在這個膽固醇「逆轉」運輸過程發現,HDL數據越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
這個研究小組採取了獨特的做法,取得一個成熟球形的方HDL作為合成目標。
因此,他們利用納米技術與生物學的科技,「生物模擬」(bio-mimics)合成具有功能之天然「高密度脂蛋白」「納米粒子」(nanoparticles)。
他們的研究是使用直徑為5納米大小的納米粒子作為組裝支架,合成了天然HDL的脂質和蛋白質成分。最終,通過模仿HDL之大小,形狀和天然的表面化學,他們的發現合成的納米粒子HDL膽固醇與天然HDL相似。
此外,為了證明它在人體具有生物特性和功能,可以去除病患動脈中細胞的脂肪膽固醇,它們利用細胞培養來作模擬研究。最後,從數據上發現當納米顆粒HDL的大小和天然HDL最接近匹配時,膽固醇脂肪去除是效率最佳。這項研究證明了可以透過人類成熟球形的HDL,模仿其大小,形狀,表面化學和體外生物學功能可以製造具有功能性的HDK納米粒子。未來的工作將集中在研究這些物質在生物體內的活性,和HDL納米顆粒在預防和負責心血管疾病的治療。
參考文獻:
C. Shad Thaxton. NANO HIGHLIGHT: Synthetic HDL Nanoparticles Toward New Therapies for Heart Disease. NS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ntees Conference, Dec 5-7, 2011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千古傳說( 三)

自古以來地球和宇宙的其他星球本來就有一個互相連接的系統通道,那是一個超越光速好幾千倍的「超光光隧」。但六千前被封閉,而開啟這個無形門的啟動鑰匙被秘密的隱藏在非常隱密之處。六千年來一群正義人士默默的守護著這支「無形的鑰匙」,等待時機到來時啟動這千年「超光光隧」,另一方面有另一群邪惡的力量也在尋找這支「無形的鑰匙」,想利用它來控制地球。而這兩股力量在這六千年來不斷的戰鬥和較勁。
六千年前發生外星人造訪地球,改變了地球文明,而後為了阻斷外星人的再次來臨,這個通往各星球的「超光光隧」被永遠關閉封存。而今唯一能解決地球問題的方法就是重新打開這個「超光光隧」,透過它到其他星球去尋找能源,透過它把多餘的二氧化碳移除。
在廣漢三星堆文物中被發現了六千年前,地球和宇宙熱絡來往秘密,而外星人登錄地球的基地就在古蜀國,外星人為什麼要登陸地球?他們是利用了什麼交通工具?從出土文物中發現許多無法解釋的迷團。為什麼他們的臉要帶面具?又為什麼其手像一個圓環?那時又為什麼可以把銅和玉兩種不同物質的東西作為結合?為什麼地球人要跪者提十二生肖動物?文物中許多動物雕像和現代動物一樣,那些和現在地球不一樣的動物又去了那裡?要了解完整的內容,必須跑四個地方(收藏文物的地方),找出一把藏在文物中的「無形的鑰匙」,開啟那「超光光隧」。
........................................................待續

千古傳說( 二)

自古以來地球和宇宙的其他星球本來就有一個互相連接的系統通道,那是一個超越光速好幾千倍的「超光光隧」。但六千前被封閉,而開啟這個無形門的啟動鑰匙被秘密的隱藏在非常隱密之處。六千年來一群正義人士默默的守護著這支「無形的鑰匙」,等待時機到來時啟動這千年「超光光隧」,另一方面有另一群邪惡的力量也在尋找這支「無形的鑰匙」,想利用它來控制地球。而這兩股力量在這六千年來不斷的戰鬥和較勁。
六千年前發生外星人造訪地球,改變了地球文明,而後為了阻斷外星人的再次來臨,這個通往各星球的「超光光隧」被永遠關閉封存。而今唯一能解決地球問題的方法就是重新打開這個「超光光隧」,透過它到其他星球去尋找能源,透過它把多餘的二氧化碳移除。
在廣漢三星堆文物中被發現了六千年前,地球和宇宙熱絡來往秘密,而外星人登錄地球的基地就在古蜀國,外星人為什麼要登陸地球?他們是利用了什麼交通工具?從出土文物中發現許多無法解釋的迷團。為什麼他們的臉要帶面具?又為什麼其手像一個圓環?那時又為什麼可以把銅和玉兩種不同物質的東西作為結合?為什麼地球人要跪者提十二生肖動物?文物中許多動物雕像和現代動物一樣,那些和現在地球不一樣的動物又去了那裡?要了解完整的內容,必須跑四個地方(收藏文物的地方),找出一把藏在文物中的「無形的鑰匙」,開啟那「超光光隧」。
........................................................待續

千古傳說(一)

在「虛空」界的浮山上有十八個正義使者正觀看地球的熱能不斷上升,在互相商議,他們都是以「金光」形態出現,其中一個「金光」形態人說道:「我們十八個使者守護著這地球對外的『超時光隧』已經六千年,這地球在我們全力保護下,維持了六千年免於外界的災難,為了宇宙秩序,我們也固守這『超時光隧』的『無形鑰匙』,然而這個星球的居民卻不斷的自我破壞這居所,這星球的承受力已經到了臨界點,是打開『超時光隧』來拯救這個星球的時候了!」。另一個「金光」形態人回答:「那我們就各自投生到這星球,並組成一個保護隊,拿出『無形鑰匙』開啟『超時光隧』」。原先的「金光」形態人回答:「好,我們就用這個物件作為辨識吧!」,此時十八個使者各拿出類似USB形狀的物件,每個物件都同時射出一道光,當十八道光接觸在一起時,一團光從接觸點慢慢放大,最後這團光把這十八個使者圍繞,最後一起送往地球。
在「虛空」界另一端的「火域」界中,有著另一團的黑暗使者,也正看著球,為首的開口了:「這六千年來我們一直尋找那開啟『超時光隧』的『無形鑰匙』,並製造了許多災難,於引出這『無形鑰匙』,可是都被「虛空」界給破壞,而且他們一直保守這『無形鑰匙』藏匿的秘密」。另一個黑暗使者說道:「我們在製造『黑暗人心』的經營了很久,我們所經營的『黑暗人心』不斷縱容和古惑人心的貪婪,製造各種讓地球熱量不斷上升的活動,已經成功把地球推向毀滅邊界」。
2050年地球面臨能源耗竭,而二氧化碳效應,使得冬天開始越來越冷,而夏天卻越來越熱。許多本來沒有下雪的國家也開始下雪,因為地球能源的缺乏,作為取暖的原料不足,被凍死的人類越來越多。相反的在夏天許多冰雪地帶,冰雪開始溶化,水平線上昇,許多國家為了居住和食物用地問題,開始發動強列的搶奪和戰爭。許多地方溫度高到攝氏45度以上,因為純靜水的缺乏加上炎熱的太陽,人類紛紛中暑或熱死。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打開地球對外的通道!!
........................................................待續

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醫生不想告訴您,科學家己經找到這種可以徹底治療糖尿病的方法!!!--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β細胞(beta cells)和糖尿病(diabetes)的關聯


作者:陳勇國


過去寫了許多文章,告訴糖尿病病患不用嚴格控制血糖,更狂言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是錯誤的。遭受不少內分泌醫生的攻擊和謾罵。如果我只是看看醫學研究文章,懂一點英文,翻譯幾篇論文結果,就叫人別嚴格控制血糖。那真會害死很多人(雖然嚴格控制血糖和不有效控制血糖,最終結果是一樣的)。然而我是系統性的研究糖尿病,從病因機轉到有效的治療,和徹底根治的文獻都已探索研讀完畢。這篇就是透露給糖尿病病患一個新曙光。



根據Arnold von EckardsteinChristianWidman所發表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14)的研究論文--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beta cells, and diabetes(高密度脂蛋白β細胞和糖尿病)的文獻。發現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HDLs)對許多類型細胞,發揮一系列潛在的有益作用,其中包括對內皮細胞」(endothelium巨噬泡沫細胞」(macrophage foam cells)「抗動脈粥樣硬化」(antiatherogenic actions的作用。HDL也在內分泌胰腺(endocrine pancreas)的β細胞(beta cells)上發揮抗血糖antidiabetogenic functions)作用,特別是抑制因壓力引發(inhibiting stress induced)的細胞死亡和增強葡萄糖刺激胰島素分泌的功效。


HDL也被發現胰島素依賴型」(insulin dependent非胰島素依賴型」(insulin independent)的病患,有效刺激葡萄糖攝入(glucose uptake)骨骼肌,脂肪組織和肝臟。因而讓血中的糖分減少。

這些實驗結果發現HDL膽固醇的數據高低和糖尿病發展風險的數據高低,呈反向關聯。人體內維持HDL的適當含量,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在這研究中,他們回顧了關於HDL在胰腺β細胞中的有益作用的知識,以及它是如何作用在胰臟的胰島細胞。他們也討論了HDLs如何調節內質網的壓抑,進而維持胰島細胞beta cell)的生存。他們還找出了一些HDL如何維護β細胞中的信號。


作者希望這篇結論能夠培養更多科學家對β細胞和糖尿病的興趣,進而找到HDL激活β細胞中的途徑。這樣知識對於設計治療工具至關重要,以確保胰島細胞可以我們體內進行正常分泌運作,是未來治療糖尿病最後的方向。可以徹底避免併發症和β細胞的死亡,進而走向每天需要注射胰島素的命運!!


參考文獻:

Arnold von Eckardstein, ChristianWidman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beta cells, and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14) 103, 384–394

https://academic.oup.com/cardiovascres/article-df/103/3/384/9635253/cvu143.pdf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面對實證醫學探索的研究結論,針對糖尿病的治策略和信念必須徹底被打破!


2016Rene Rodriguez-GutierrezVictor M. Montori發表在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的一篇實證醫學論文--Glycemic Control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Our Evolving Faith in the Face of Evidence(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面對證據我們必須改變信念)。在這篇研究中他們收集了自19982015UKPDS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有關實證醫學和醫療指引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嚴格控制(tight glycemic control)血糖不嚴格控制(less tight glycemic control)的嚴謹比對並找出實證。



結果發現研究證據與學術」(research evidence and academic)的結論臨床政策聲明」(clinical policy statements嚴格控制血糖的價值,和可以減少微血管microvascular)和大血管macrovascular)併發症的結論,之間存在不一致的結果!這種不一致結果,可能會扭曲原本旨在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未來期盼的生活品質。


他們收集從2006年至2015年之間,頂級綜合醫學和專業期刊中搜索了關於血糖控制的文章,進行系統性審核systematic reviews)和「薈萃分析」(meta-analyses),確定了16條準則和328條陳述。結果呈現「嚴格的血糖控制」(tight glycemic control)對罹患血液透析/腎臟移植、死亡、失明或神經病變之風險機率沒有顯著改變。對糖尿病總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或中風,也沒有顯著影響。


文獻參考:

Rene Rodriguez-Gutierrez, Victor M. Montori, Glycemic Control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ur Evolving Faith in the Face of Evidence.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6;9:504-512.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OUTCOMES.116.002901



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嚴格的控制血糖真的讓您更安全嗎?或減緩併發症發生嗎?這答案會讓您失望!!!

Rémy Boussageon 2017年所著的書Debate & Analysis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is drug glucose control evidence based?(摘自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February 2017),在其開場白就指出:——即使慢性高血糖症對於微小血管疾病 (microvascular disease)大血管疾病 (macrovascular disease)的併發症是一種危險因素。事實上從臨床角度和患者的益處來看,它並沒有因為使用降血糖的藥,而降低這些併發症。

文中特別指出:嚴格的血糖控制

•不會減少總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不會降低中風的風險。
•不會降低動脈炎或下肢動脈炎截肢的風險。
•不會減少,甚至可能增加,心力衰竭的風險。





根據這篇文獻分析的結論:就降低「死亡率」或嚴重的「微小血管疾病」 (microvascular disease)和「大血管疾病 」(macrovascular disease)併發症為主要目標,並沒有任何實證支持嚴格血糖的控制(HbA1c <7%)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治療方向。


許多研究已經證明嚴格的控制血糖並不能降低或減緩微小血管疾病 (microvascular disease)大血管疾病 (macrovascular disease)的併發疾病發生

文獻參考:
Rémy Boussageon, Denis Pouchain, Vincent Renard, Debate & Analysis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is drug glucose control evidence based?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February 2017.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如果您認為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有脂肪堆積而衍化心血管疾病嗎? 您對健康的了解尚停留在廿世紀!

2014年有人收集分析了107 醫療相關文獻後,發現了驚人的結論,心臟心管疾病仍然會發生在標準體重的人!而血糖過高的治療目標不是在控制血糖」!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身體器官內的異位脂肪堆積

體重超過平均值的人,會有脂肪堆積在各身體器官或身體特定區域。這種異位脂肪的分佈是預測心血管風險的因素。腹部的內臟肥胖是的異位脂肪代表象徵,與胰島素阻抗心血管風險有密切的相關。脂肪堆積在肝臟和肌肉組織中會影響葡萄糖和脂質代謝而導致心臟代謝不良的風險。心包脂肪和心臟周圍血管的脂肪會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影響心臟功能血流動力。頸部附近的脂肪和全身血管阻力有極大關聯。腎臟周圍的脂肪會增加血壓並誘發蛋白尿。胰腺內或周圍的脂肪堆積改變葡萄糖代謝,賦予心血管風險。異位脂肪會激發內分泌器官副分泌器官,釋放出影響的各種生物活性介質導致胰島素阻抗」、葡萄糖和脂質代謝凝血和發炎,這些都有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肥胖和瘦的個體都可能有異位脂肪,故區域脂肪堆積會同時發生在肥胖和非肥胖人群,而衍化心血管疾病。

參考文獻
Soo Lim, James B. Meigs, Links Between Ectopic Fat and Vascular Disease in Human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4;34:18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