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有人收集分析了107 醫療相關文獻後,發現了驚人的結論,心臟心管疾病仍然會發生在「標準體重」的人!而血糖過高的治療目標不是在「控制血糖」!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身體器官內的「異位脂肪堆積」
體重超過平均值的人,會有脂肪堆積在各身體器官或身體特定區域。這種異位脂肪的分佈是預測心血管風險的因素。腹部的內臟肥胖是的異位脂肪代表象徵,與「胰島素阻抗」和「心血管」風險有密切的相關。脂肪堆積在肝臟和肌肉組織中會影響葡萄糖和脂質代謝而導致「心臟代謝」不良的風險。心包脂肪和心臟周圍血管的脂肪會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影響「心臟功能」和「血流動力」。頸部附近的脂肪和全身「血管阻力」有極大關聯。腎臟周圍的脂肪會增加血壓並誘發蛋白尿。胰腺內或周圍的脂肪堆積改變葡萄糖代謝,賦予心血管風險。異位脂肪會激發「內分泌器官」和「副分泌器官」,釋放出影響的各種生物活性介質導致「胰島素阻抗」、葡萄糖和脂質代謝、凝血和發炎,這些都有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肥胖和瘦的個體都可能有異位脂肪,故區域脂肪堆積會同時發生在肥胖和非肥胖人群,而衍化心血管疾病。
參考文獻
Soo Lim, James B. Meigs, Links Between
Ectopic Fat and Vascular Disease in Human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4;34:1820-18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